查看原文
其他

权威发布!欢迎加入北科大!

欢迎您加入的 北京科技大学 2024-05-01

诚邀全国英才

依托北京科技大学

申报2024年度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

申报工作安排

(一)项目内容

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下简称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进入国内博士后设站单位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申报条件

申请人须为2024年拟进站或新近进站从事博士后研工作的人员,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良好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无科研失信情况。

3.199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

4.申报项目属自然科学,涉密项目须脱密。基础研究主要面向基础科学、交叉理论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应用研究主要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数字经济以及各领域重大工程技术、共性技术等。

5.申请人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应为高水平专家,学术造诣深厚,可为申请人提供高水平科研平台。向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战略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倾斜。

6.拟进站的申请人须为全日制博士,应届博士毕业生同等条件下优先。拟进站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在申报时须已满足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要求,已初步选定博士后合作导师,并与合作导师初步拟定研究计划。

7.新近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为2023年3月1日(含)之后进站的人员,且本站博士后研究期间未申报过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前),过往未获得过2023年国资计划B、C档单位推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站中);须依托所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进行申请,不得变更设站单位和博士后合作导师。

8.在职身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不得申报。获选人员须在博士后设站单位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须将人事关系(含人事、工资关系及人事档案)转入博士后设站单位。

9.留学回国博士和外籍博士不可申请本项目。

10.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各类国家博士后引进、派出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学术交流项目除外),以及其他国家级人才计划的,不得申报。

(三)申请材料

申请材料包括《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申报书》、《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学位证明、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申请材料,所有申请材料均为在线生成或上传原件扫描件,上传扫描件须为PDF格式。具体要求:

1.申报书

申请人进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官网,选择申报“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A档),在线填写申请信息并生成申报书上传,使用模板线下填写无效。

2.推荐意见表

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资料下载”专区或“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中下载《博士导师推荐意见表》和《博士后合作导师推荐意见表》并完成填写,导师签字并上传原件扫描件。

3.学位证明

拟进站的申请人须提交学位证明。已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申请人须提供博士学位证和毕业证。暂未获得博士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学生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决议书或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通知书,或提供学校学位主管部门或所在院系出具的相关证明。以上材料均须上传原件扫描件4.学术及科研成果材料代表申请人最高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论文、专著、专利、项目课题或奖励等,可以从以上类型材料中任选,但总个数不超过 5 个。其中,论文提供全文,项目课题提供批准通知书或项目计划书首页及基本信息页等相关证明,专著提供目录和摘要,专利或奖励提供证书。以上材料均须提供原件扫描件。

(四)申报流程

1.提交申请(2月20日至3月20日)

申请人按要求填写并上传申请材料,在线提交至博士后设站单位。申请人对已提交的申请数据有修改需求时,需在3月20日前逐级申请驳回。申报链接:https://www.chinapostdoctor.org.cn/link

2.设站单位审核(3月21日至3月27日)

博士后设站单位登录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网站“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网上审核申请材料并提交。设置院系分级管理账号的流动站设站单位及园区工作站设站单位须先由院系或工作站分站审核,再提交至设站单位。

(五)专家评审

1.评审方式

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通过两轮同行专家评审确定获选人员。第一轮为通讯评审,遴选1000人进入会议评审;第二轮为会议评审,遴选出拟获选人员。评分标准如下:

2.时间安排

4月份,通讯评审。5月份,会议评审。会议评审后进行公示并公布获选结果。

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1.申请人如符合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和国资计划B、C档申报条件可同时申报。同时申报者须先登录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申报系统选择申报的具体项目,完成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申报,再按提示跳转至国资计划B、C档申报系统,完成B、C档申报(跳转后,仅需修改和上传B、C档部分申报内容即可,无需重复申报)。

2.通过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通讯评审进入会议评审、但未获得该资助的申请人,如符合相应条件(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招收的全职博士后(不含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联合招收人员);申请人实际进站单位与申请时依托的设站单位一致;申请人同时申请国资计划B、C档且获设站单位推荐),可获得国资计划B档资助。

3.获选人员须在出站前(一般应为获资助18个月至资助期满时)申报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将择优给予一次性资助,获选人员未提交博士后科研业绩评估考核资助申报材料的,不得办理出站手续。

4.对于申请进入本单位同一个一级学科且由博士导师继续担任博士后合作导师的情况不做限制。

5.拟进站的获选人员须在获选通知印发之日起3个月内办理进站手续,逾期视为自动放弃获选资格。

6.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资助经费中,博士后日常经费(每人每年28万元)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按年度分两期拨付至设站单位,在资助通知印发当年拨付第一期、次年拨付第二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由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一次性拨付至设站单位。

7.设站单位对获选人员资助经费中的博士后日常经费实行单独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有关经费管理办法,从获选人员完成办理进站手续并工作报到起按月计发,核发24个月;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按照《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规定的使用范围列支,单独立账、专款专用,不设具体经费的比例限制,由获选人员自主统筹使用。获选人员因在站时间不满24个月提前出站(或退站)或其他原因导致资助经费有剩余的,须将剩余资助经费退回至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8.设站单位应在获选人员职称评定、工作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并在出站留任、支持职业发展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与获选人员签订科研计划书,做好绩效评价和成果追踪工作,将创新型科研成果作为考核重点,根据考核情况按一定标准或比例给予配套资助;支持获选人员在站期间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获选人员期满出站后,首次聘用岗位不受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限制。

9.获选人员确因科研项目需要延长在站时间的,在获选人员和设站单位协商一致的前提下,由设站单位负责承担获选人员延期在站期间的日常生活费用,一般应不低于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国家资助标准。

10.获选人员在当前站内不得申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

11.发挥博新计划(国资计划A档)示范引领作用,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建立本地区博士后重点支持项目,加强配套投入,对获选人员给予倾斜支持。

支持条件

(一)国家政策

1.资助额度:给予每人每年28万元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资助期限:2年。

2.每人一次性配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科研资助经费8万元。

(二)学校政策

1.对于入选者,按照学校有关办法,经认定后纳入人才通道。

2.学校待遇和国家资助额度叠加发放。

3.提供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通道。

4.博士后公寓安排予以倾斜支持。

5.符合条件的,提供租房补贴。

6.符合条件的,协助解决子女入托入学等问题。

7.符合条件的,协助解决本人及配偶、子女的北京户口。

学校介绍

北京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1952年,学校由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清华大学等6所国内著名大学的矿冶系科组建而成,名为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并被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北京科技大学。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4年,学校牵头的,以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为核心高校的“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功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学校获批国防科工局、教育部共建高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全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总面积99.68万平方米。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含共建),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共建),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共建),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安全监管监察科技支撑工程,4个国家能源局“赛马争先”创新平台(含共建),7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

学校现有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8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2017年、2022年两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2019年,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行列。

学校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质量师资队伍。教职工总数3478人,其中专任教师2198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698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816人,在站博士后426人。现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3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9人、青年拔尖人才3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40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103人,其他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含青年项目)入选者47人。

联系方式

人事处、人才办

联系电话:+86-10-62333650

电子邮箱:postdoc@ustb.edu.cn

北京科技大学

真诚期待优秀人才的加盟!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USTB | 北京科技大学

出品:新媒体中心

来源:人事处、人才办

编辑:刘逢时、韩琰森

校审:薛浪

责编:杨美偲

相关精彩链接




雪҈雪҈雪҈ ~龙年初雪!北科大太美了!

12斋201,全员保个研?全员保个研!

来喽!新学期校历!返校教学安排!

“顶流”返校!“龙墩墩”来北科大啦!

医学院直博的学生会主席!这小伙真厉害!

设为星标

每条推送都不会错过哦

↓↓↓

一起为

欢迎您加入的北京科技大学

521个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